一、国家政策利好
1. 《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》
政府支持营造重视体育、支持体育、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,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,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、朝阳产业培育扶持。
2. 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》
明确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、任务及措施,有助于激发体育事业发展活力,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,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,促进体育事业进一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。
3. 《全民健身计划(2021-2025年)》
要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,加快体育强国建设;各运动项目参与数持续提升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.5%;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.16名,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。
4. 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》
要科学利用学生课余时间,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;其次,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,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,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,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、艺术、劳动、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。
二、市场需求旺盛
⼈们对健康⽣活、美好⽣活的向往将不断付诸⾏动,全⺠健康理念深⼊⼈⼼,体育福祉普惠全⺠。
1. 政策向:纳入体考,成为刚需
跳绳直接影响学生评优、正常毕业流程。
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,将“一分钟跳绳”纳入测试项目。
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2022年3月,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,73.5%的省份将跳绳纳入中考体测。
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,2021年小学/初中在校生数量6-15岁(小学/初中)青少年人口约1.6亿,未来几年青少年跳绳人群基数将会保持稳定增长。

2. 活动向:掀起全民跳绳热潮
冬奥会、冬残奥会落下帷幕,2022年,还将举行世界中学生运动会、亚运会,体育运动的魅⼒不断释放,全国各地学校,民间众多跳绳活动、比赛等发起和举办,全⺠对运动健康的关注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⾼度。

3. 产业向:带动整个产业爆发
政策引发了家长明显的应试导向,跳绳产品、培训机构等教培行业开始爆发。

三、国家监管加强
2021年9月,教育部印发《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(试行)》,明确要求,非学科类培训材料编写研发人员(体育类)应具备相关行业资质证书或专业能力证明。
2021年12月,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《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》,明确提出,课外体育培训主体的执教人员至少持有一种证书。
2022年1月,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《<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基本要求>行业标准 (征求意见稿)》,其中在执教人员资质中明确了:执教人员应持有国家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上岗工作。
2022年2月,教育部、中央编办、司法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 深入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的意见》,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外培训综合执法、联合执法、协作执法的组织协调,重点负责对无证经营、违反培训内容、培训时间、培训人员、培训收费规定、违规举办竞赛及其他违法违规情况进行监管执法,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