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绳,不仅燃脂效率高,还能达到塑形的效果,作为减肥界的“脂肪天敌”,深受广大健身人群的喜爱。
数据显示,每分钟跳绳140次,每次10分钟的运动效果相当于慢跑30分钟;如果坚持跳绳1小时,大约可消耗掉半斤烤鸭的热量,达到减脂目的。同时,跳绳有助增加肌肉弹性,是最佳“塑形”工具。

其实,除了减肥塑身,跳绳还具有多重隐藏功效。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,不同人群进行跳绳锻炼,都将收获健康。
一根绳练遍全身
1、助力青少年长个子
青少年处于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,也是身高敏感期,如果运动量不足,缺乏力学刺激,下肢骨骼可能无法充分发育,进而影响最终身高。跳绳能刺激膝关节、踝关节的骨骺发育,从而促进身体纵向生长,让下肢更修长,还能加速脑部血管循环,刺激大脑发育、改善记忆力。
2、预防中青年患慢病
中青年往往是“久坐一族”,下肢血液循环不良,关节腔滑液分泌减少,关节损伤风险增加。跳绳有助于放松全身肌肉、增强下肢循环、提高心肺功能和增强免疫力,从而预防肥胖和慢性病。
3、减缓老年人肌肉萎缩
对心肺功能良好、躯体协调性较好的老年人来说,强度合适的跳绳有助于减少骨质流失,预防骨质疏松、骨折的发生,还能刺激肌肉,减缓萎缩速度。
4、姿势不对伤关节
不少人认为跳绳对膝盖不好。其实,错误的跳绳姿势,的确会伤害膝盖,但是掌握正确的姿势,可以强化膝盖关节,预防关节老化。
正确的跳绳姿势
【身体】挺直但不要僵硬,眼睛看前方,保持脖子、肩等各关节放松,呼吸自然紧凑。
【大臂】自然靠近身体,不可向外打开。
【小臂】自然下垂至两髋靠前处。
【手】握住手柄跳绳时食指和拇指用力,其他手指作辅助,防止脱落,手心朝斜下方,手腕发力作外展内旋运动。
【膝盖】膝盖微曲。
【脚】起跳和落地都要用前脚掌,落地时切不可用后脚跟,防止摔倒和预防脑震荡;跳起时高度要适当,以绳子刚过脚为宜。

以下几种常见的错误跳法可能对膝关节造成伤害。
常见的错误姿势
1、跳得过高冲力大
初学者或很少跳绳的人容易跳得过高,下落的距离就会变长。长期如此,可能会因落地瞬间冲力较大损伤踝关节。跳绳高度以3~5厘米为宜,个人感觉舒适即可。
2、受力不均伤关节
正常情况下,跳绳时双腿着力均匀,但有些花样跳绳可能导致受力不均,比如双脚交替跳绳。建议初学者并脚跳,熟练后再尝试花式跳法。
3、双腿过直伤膝盖
如果双腿伸得过直,膝盖缺乏缓冲角度,同样会造成伤害。跳绳时应保持膝关节的自然弯曲,不必刻意绷直。
4、驼背探头易拉伤
这是典型的不规范姿势。跳绳过程中,长时间驼背探头会加重身体的紧张程度,长此以往易导致拉伤、扭伤或躯体变形等问题。
5、急于求成最伤身
有些人运动时“急于求成”,想尽快看到减脂或增肌效果,进而盲目加大运动量和时间。这会导致腿部关节长时间受力,易受伤。
还等什么?开练吧!